研究简报 | 4 月 17, 2024

欧元区: 红海中断造成损害的迹象甚微

红海航运中断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仍然有限,这与我们的基线观点一致。 我们最新的欧元区供应压力指标表明,供应压力在 2023 年出现一段时间的缓解后已恢复正常。

你将了解到什么:

  • 在最初的评估中,我们假定受影响航线的运费将上涨约200%,并在此水平上稳定6个月。 令人鼓舞的是,运费率已从1月份的峰值略有回落。 此外,早期的价格和企业调查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负面影响有限且分散。
  • 鉴于对国内价格的传导缓慢,我们预计干扰的影响将在年底达到顶峰。 但能源价格下跌和需求低迷带来的更广泛的通货紧缩压力意味着,我们预计商品通胀率将保持在低位,而这种干扰不应妨碍欧洲央行降息。
  • 不过,不利风险并未消散。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投入品的缺失会导致供应中断或大面积停产,但这些情况可能会在以后出现。 同样,虽然大多数航运公司现在都避开红海,但袭击升级将对欧元区的产出和价格产生负面连锁反应。

牛津经济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经济预测及量化分析机构。基于领先的全球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模型,我们提供覆盖全球200多个经济体、100多个行业板块和8,00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研究报告、预测及分析工具;并能够协助客户对市场走向进行预测,分析其对于经济、社会及商业的影响,为客户制定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返回 资源中心

相关文章

文章

中国电动汽车热潮大有可为

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正在蓬勃发展,到 2023 年,中国将生产 950 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近 70%。 如果日本汽车工业在上个世纪取得的成功可以作为借鉴,那么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有望在未来数年内提高生产率并保持制造业的增长势头。

了解更多
Europe-China interdependence will evolve but remain

文章

中欧贸易关系:相互依存、稳中有变

我们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欧盟担忧中国商品进口将削弱欧洲工业、以及国家安全问题等因素,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未来将经历更多摩擦。 然而,欧盟和中国将继续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将有助于避免重大摩擦。

了解更多

文章

中国脱钩——有多远?有多快?

与中国的经济脱钩正在进行中,但最新证据表明,尤其是在美国以外地区,这一过程是渐进的、零散的。 贸易脱钩可能正慢慢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发达经济体,但调查显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态度在 2023 年略有改善,尽管与几年前相比仍较为消极。

了解更多

文章

洞察力: 全球五大建筑市场

我们已经看到农业风险如何延伸到工业供应链的例子,例如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这导致乌克兰农业生产中断,给依赖乌克兰生产的谷物和油脂的欧洲化妆品行业带来问题。

了解更多